近日,自称“职业打假人”的邵某网购“毛妈妈土特产店”扣碗类熟肉食品150份。在收到货后,邵某以食品为“三无”产品为由,将该店诉至法院,提出退货及10倍赔偿的诉求。法院一审二审均支持了邵某的诉求,判决店铺退款并赔偿共计约5万元。

该案经媒体报道引起广泛关注。从网络舆情看,有许多网友认为法院判决失当,指责邵某的行为属于“恶意消费”“钓鱼维权”“钻法律空子”,甚至给他扣上“敲诈勒索”的帽子。也有人持相反观点,认为法律就是法律,不能因为经营者“不懂法”或处于“弱者”地位就可以不遵守法律。而邵某“知假买假”的行为虽欠缺道义支撑,但并未突破法律红线,所谓“法无禁止皆可为”,借助法律手段获利没什么不可以。

网友关于该案争议的焦点,是邵某作为“职业打假人”的身份。有媒体调查发现,邵某自2021年开始从事通过购买有问题产品进行诉讼的活动,试图借现行法律中惩罚性赔偿条款获利。但其针对小超市、小卖部发起共计19次起诉(不含刚发生的这次),仅成功索赔“一万元出头”,大多数案件未获法院支持或自己主动撤诉。由此可见,邵某的打假历程并不顺利。这也反映出,目前国内法律实践对“职业打假人”的合法性认同度较低。

中国消费者协会前不久发布的《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1)》指出,对于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是否排除“知假买假”或“职业打假人”,长期以来认识并不一致。除食品药品领域外,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均未对“职业打假人”是否适用惩罚性赔偿予以明确,这导致各地法院对“职业打假人”惩罚性赔偿诉求判罚不一,存在同案不同判问题。文首提到的案例,换作另外一个地方的法院审理,很可能给出不同的判决结果。

目前关于“职业打假人”的否定性评价,主要针对的是其主观上有明确的私利目的。事实上,这一点经不起推敲。有法律人士指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多年,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未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人人主动维权打假的态势。让人人都积极维权打假,需要有驱动机制,这其中最有效的动力之源,就是获利。包括《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内的多部法律引入惩罚性赔偿条款,意味着法律赋予每一位消费者依法索赔的权利。而惩罚性赔偿规定本身即鼓励利益获取。

至于有人担心法律鼓励索赔获利或可诱导部分消费者形成“维权即索赔,打假为创收”的利益冲动,使消费者(尤其是“职业打假人”)权益因带上“铜臭味”而发生价值偏离,这实际上既没道理也没必要。并没有法律条款规定消费者维权必须是非利益的、纯洁的,认为个人权益未受损害并以“创收”为目的的维权即使不违法也属不正当的观点,这只是一种“道德想象”。而且,惩罚性赔偿条款不是用来欣赏的,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用来吓人的,而是要在行动中对不法生产经营者形成实际的威慑。

对于知假买假打假现象,应有这样的中肯认定:看到其良性后果,打假就是公益,而关注其营利性,它就是生意。两个价值并不冲突,可以并存。而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长期存在,也有其逻辑必然性:它因法律中的惩罚性赔偿条款而生,又在事实上长期存在的造假生态中壮大。有鉴于此,对待知假买假的职业打假行为,正如有学者指出,一味的“禁”和一味的“放”均非良策。现在最该做的,不是将这种行为视作监管的对立面而收紧管理甚至将其“铲除”,而是从符合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运用更有制度智慧的治理手段使其良性作用更大程度地发挥出来,最大程度地实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